金箍棒和紧箍咒如此相像,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什么?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两者大相庭径。金箍棒是孙悟空使用的武器,传说中的东海定海神针,孙悟空东海向龙王借兵器最后选定定海神针作武器。此武器有九道金箍。孙悟空念动咒语可大可小,大则抵达九霄,小则装人耳朵。用之除妖降魔。
紧箍咒,是观音菩萨套在孙悟空头上的佛咒,是约束,控制孙悟空的法宝。观音菩萨把咒语授于唐僧,当孙悟空不受约束,不听话时,唐僧便念动咒语,孙悟空头痛脑裂。只有听从服从。一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所以说,金箍棒和紧箍咒是两码事。是概念上的不同。‘
·
凡是仙家的宝贝大多都有特殊的唤醒方式,比如太上老君的紫金红葫芦,收人之前要打开盖子,把底儿调过来,口冲着地,还要喊一声要收人的名字,孙悟空~哎……就被收进去了,一时三刻,就会化为脓水;幌金绳有紧绳咒,不知道的人就算拿到了它,也不过一条破腰带而已;芭蕉扇要扇出风来,就要先把它变大才管用;还有老君送给观音宠物的紫金铃,拿出来要晃一晃才会发挥威力。
所有这些法宝的唤醒方式都是独有的,几乎没有一样的,但孙悟空身上确有两样宝贝,使用它们的仪式几乎一模一样,召唤方式如出一辙,那就是他手里的金箍棒和头上的紧箍咒。
金箍棒是太上老君打造的,给大禹神王作为测量海水之用,水患平息之后,它就被扔在了东海的海藏里,沉睡了数千年。
《西游记》第三回:“龙婆龙女说:‘大王,这个大圣一看就不好惹,非同小可。我们海藏中天河底那块神珍铁,一直暗淡无光,这几日却霞光闪闪,瑞气腾腾,难道是它该遇到此圣?’龙王还有些不屑:‘那是大禹治水时定江测海的一个尺子,虽然是一块神铁,又能有什么用?’”
按常理,金箍棒确实不适合做兵器,因为太笨重了,一万多斤的一根铁杠子,既不锋利也无机巧,只不过可以随意变大变小而已。可是因为孙悟空神力,到了他的手里就显得威力无比。
金箍儿统共有三枚,样子相同,打开方式却不一样,配套紧禁金三篇咒语。观音戴在孙悟空头上的是紧箍儿,配套的咒语自然是紧箍咒。它是如来佛祖为了寻找取经人专门送给她用来收服不服管束的妖王的;咒语乃是如来心苗所生。
《西游记》三十九回孙行者对猪八戒说道:“兄弟你有所不知,那话儿咒只有三个人记得。本来是从我佛如来心苗上生出来的,佛祖传给了观音菩萨,菩萨又传给了师父,再没有别人知道了。”
至于这三个金箍儿是谁打造的,书中一直没有明说。不过九成人都只知道孙悟空手握金箍棒,头戴紧箍咒,却不知道这两样宝贝之间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那就是它们的唤醒方式是相同的。
我们都知道,每当要使用金箍棒的时候,老孙都要先把它从耳朵中拿出来,迎风晃一晃,这个特殊的仪式就像是一把开启神兵的钥匙,是一种唤醒密码。《西游记》第七回孙悟空跳出炼丹炉,“老君紧忙赶上去抓住他,却被他一甩,摔了个倒栽葱。悟空从耳中掣出金箍棒来,迎风晃一晃,就碗口来粗,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关门闭户,四大天王无影无形”。
无独有偶,金箍儿在使用前也要迎风晃一晃,算是解锁,然后才能正常使用。《西游记》四十二回:“菩萨将箍儿迎风晃一晃,叫声‘变!’就变作五个,往童子身上一抛,喝声‘着’一个套在他头顶上,两个套了左右手,还有两个分别套进两脚。”
很明显,紧箍咒的使用方法和金箍棒是相同的,说明制作它们的原材料有可能一样,都是神珍铁;而且它们的内部编码是相同的,所以要使用一样的唤醒方式。依照这种推理,金箍棒和紧箍咒很可能出自同一个大仙之手。而金箍棒的出处说得很明白,是太上老君亲手打造的,那么金箍儿当然也是他的杰作,否则就不会有同样的解锁方法。
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取经是佛道两界和天庭共同的项目,自当各方鼎力相助。太上老君是宇宙最顶级的武器研发专家,应该是如来托付他制造了这套法宝,然后转赠给了观音,让她用于收服取经路上的妖魔。
金箍棒与紧箍圈全是孙猴随身携带之物。
金箍棒可帮孙猴降妖捉怪,大显神威。紧箍圈可控制孙猴免犯戒律,老实听话,稍有越轨,紧箍咒念上千遍万遍,而会咒者止观音与唐僧尔。
就是说一边让你大显神通,尽力去干,一边还要稍加控制,不使越界。
就象风筝一样,万里晴空,任你去闯,而唐僧始终是拽线之人,在控制你。看飞的猛了,往回拽拽,飞的平了,往起拽拽。
金箍棒 ,全称。是如意金箍棒。“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作“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浅深的一个定子”就是说其实是一把尺,而不是通常所说的能够稳定四海的神物。其实原文所讲的可大可小,以及重量只有一万三千五百斤,也证明它不可能稳定四海,原文也没有棒拔出后翻江倒海的描述。别名:神针、定海神针铁、、九转、
有了如此称手兵器,加上七十二般变化,那孙猴不可一世,大闹天宫,推倒老君炉,那野性发挥到了极致,若不是如来及时出手,那猴子就成了天界主宰了,如此玩劣,又有谁能禁控得了!
然而既做了唐长老的徒弟,必得服管,那观音秘授紧箍咒于唐僧,并骗猴子将紧箍圈戴于头上。这样,只要猴子不听话,唐僧必将那咒念上几遍,猴子头疼欲裂,乖乖听话了。
就是说人生得意处须得控制,不要张狂没了边,失了本性。
吴承恩写这两样东西的寓意很深,须得仔细体会。
我是水壶,欢迎评论。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